[节日漫说] 重阳节 让我们审视内心
宜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宜宾新闻网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重阳(配图)
和国庆节挨得很近,离中秋也不远,重阳,稍不注意,它就被遗忘了。
就像我们对待身边的老人。
都说中国老人要求不高,可是,吊诡的是,这不高的要求其实也很难满足。哪怕有传统孝道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哪怕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刚性束缚。
实际上,就是天天在一起,我们能和父母聊多长时间?我们多大程度能把对父母的爱说出口?都说这个民族不善于表达,但我们可以遗忘父母,或者忙起来就暂时放在一边,是因为他们最容易原谅你。在这世上,你忘了朋友,朋友必然会忘记你,可是父母永远不会。
你说,真的很忙,真的没时间,其实只是借口。不想做的事,找得到一万个借口,想做一件事,一条理由就够。
行色匆匆的人生,早就磨没了我们和父母聊天的耐心。
但是,难道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么忘恩负义?不不不,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这才是体贴入微的孝。没错,这样确实完美。
可是,孔子没有说,各人有各人的个性,父母子女也一样,要是各自的棱角磕着对方,那该如何在一起相处?
我们应该有新的文化生长,我们的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因为我们懂得,尽管我们互相刺痛,但我们之间的爱多过这一切。如果我们不够爱父母,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人生不够饱满。
我们给父母次等的关心,总是漫不经心地露出不耐烦和嫌弃,不耐烦他们的衰老、啰嗦,嫌弃他们的落伍、说教。你不能理解他们,是因为你连自己都理解不了。
他们日薄西山,他们没有多少时光来守候,他们的行为往往让我们不理解。人性的狭隘在此。一个年轻人,眼前还有大把光阴,还有多少坎坷要应对,还要去探究渺茫未来的年轻人,如何换出一种角度来观察人生?
不是中国父母要求低,是文化的要求有点偏狭。父母不需要彩衣娱亲,他们要的不过也是我们需要的。
尊重,理解和爱。(记者 郎麟)
宜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