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跃升 宜宾县粮油产业走出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宜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宜宾新闻网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正在修建的宜宾县青潭粮油公司。(宜宾新闻网 旦凯 摄)
天府四川,田肥美、民殷富。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的宜宾县,幅员面积3018平方千米,作为全国产粮大县之一,“十二五”以来,宜宾县粮食总产量均保持在50万吨以上,粮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十二五”期间,宜宾县粮食局坚决守住粮食总量安全、质量安全、农民增收、市场稳定这四条底线,树立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和消费安全”的新型粮食安全观,强力推进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粮油仓储物流、产业化经营、流通监督保障、综合服务体系、信息网络“六大”体系建设,构建起了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优、竞争秩序好、经济效益高的现代粮油产业新业态。
传统手工艺的合什手工面。(宜宾新闻网 旦凯 摄)
整合 传统技艺与现代企业理念结合 抱团发展
宜宾县越溪河畔,有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绝技——合什手工面,以其工艺独特、口感极佳深受市民欢迎,揉面、擀面、拉丝,风干、截断、装袋,合什手工面制作要历经36个小时,大大小小24道工序,正是这些繁琐的细节,最大程度还原了面食的美味,创造了味蕾奇迹。合什手工面在1986年曾获得世博会银奖,现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什手工面真正美名远播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生产厂家在保留了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细包装,申请注册商标,向外隆重推出了多个品牌。”“越华”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刘华说,后来,合什手工面有了以 “越华”“金光”“天祥”等为代表的多个品牌。
宜宾县放心粮油连锁店。(宜宾新闻网 旦凯 摄)
“进入21世纪,因为品牌多,造成了每个品牌整体形象和实力不够,销售出现了瓶颈。”刘华说,打造一个品牌不容易,要做好一个品牌更不容易,如何解决提升品牌形象和实力,解决销售瓶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破解瓶颈,需要的不仅是思路和观念,还有指导和创新。在这方面,作为主管部门的宜宾县粮食局首先从传承传统手工艺出发,提出了“整合、抱团、统一品牌”的思路。“合什手工面,品牌多,没有一个标志性的品牌,同时由于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宜宾县粮食局局长徐钢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提出了合什手工面的生产企业“抱团对外销售、对外采取统一名称”的理念。
2015年,在宜宾县粮食局的主导下,通过整合后的合什手工面迎来了新的契机。当年,由“越华”等合什手工面企业联手打造的“手工合什面”“酒都天府”牌花生获市名优产品,目前,手工合什面正在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著名商标和品牌。
宜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