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创新机制 促进贫困群众自强脱贫
宜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宜宾新闻网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7月13日,中共宜宾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市委书记刘中伯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安排部署当前经济工作。
会议认真听取了10个县(区)、临港开发区和7个市直部门所作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各地各部门今年来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和脱贫攻坚、深化改革、依法治理、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宜宾新闻网记者深入区县,看成绩,谈变化,说机遇,迎挑战。整理出各地上半年的答卷,是为了下一步走得更加坚实。今天,宜宾新闻网推出《高县:创新机制 促进贫困群众自强脱贫》。
位于高县大窝镇的早白尖茶业基地。(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
“早白尖茶业公司进驻我们村以后,仅凭种茶叶一项,我们家每年就可增好几万元!”8月1日上午,高县大窝镇大屋村村民冯义刚带着记者参观自家茶地和新房子后高兴地说。在高县一揽子扶贫政策中尝到甜头的冯义刚在过去根本没想过,致富增收可以来得这么快。
“十二五”期间,高县抢抓被列为四川省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规划重点县的机遇,在精准扶贫中凸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着力于创新机制促进群众主体自强奋进,五年来使全县贫困人口从8.4万余人减少到3.2万余人。今年上半年,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解困5814人,超额完成任务。
入驻企业成为群众脱贫解困坚强臂膀
8月1日上午,在位于高县大窝镇的早白尖茶业基地内,大片大片的茶叶长势喜人,“中国红茶第一庄园”项目的宏伟蓝图在这里徐徐铺开,令村民们倍感振奋。
2012年早白尖茶业入驻大窝镇贫困村——大屋村后,以扶贫为己任,把基地建设融入全省大扶贫的时代背景里,加快进度、提早实施,流转1600多亩土地开启了大雁岭基地“中国红茶第一庄园”项目建设。目前,已在大屋村核心区建成标准化茶园1000亩,带动大窝、双河、月江3个乡镇的5个村发展茶园1万多亩,其中,大屋村村民人均种植茶叶3.1亩。
冯义刚就是其中之一。在早白尖茶业入驻后,他抢抓机遇,种植了茶叶17多亩,在早白尖茶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下,他每年将采集的早茶以每斤60元至70元的价格卖给早白尖茶业,能增收好几万元。早白尖茶业还为这里的村民提供了在基地打工的机会,但冯义刚坦言:“每年收茶叶的时候自己都搞不赢,根本没空去打工。”
宜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